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导师队伍建设,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,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,学校开展了2024年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工作,最终评选出20名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10名优秀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。希望全校教师以榜样为引领,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,以“七新”改革为导向,以实新行动为抓手,扎根科研沃土,不断开创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新局面,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教育强市中彰显天理担当。让我们共同领略优秀研究生导师风采吧!

刘勇,男,博士研究生,教授,九三学社社员,现任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,2019年入选天津市高校“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”,2021年入选江苏省“双创人才计划”,2022年担任天津市化工过程及设备技术研究会理事,2024年担任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、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。

他连续多年带领本科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、华北赛区一等奖,2014年获“凌奥杯”天津市西青区青年创业大赛团队三等奖。主要从事化工分离过程的设计与开发、分子量可控的聚苯醚(PPO)制备与应用研究以及化工“三废”处理过程的开发与研究,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天津市科委重大专项项目1项,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。主持企业横向项目30余项,项目经费1800余万元。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,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件。

在人才培养方面,他创新性采取“导师团”培养制,联合化学化工、环境、生物等学科,组建“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技术”跨学科导师组。导师团队秉持经济、安全、高效的绿色化工发展理念,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、工程实践和交流表达能力,将价值引领、科研训练与职业发展有机融合。导师组将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,形成“科研反哺教学—成果转化育人—产业反馈创新”的良性循环,培养的研究生100%参与国家、省部级以及各类企业横向项目。
针对研究生个性化发展需求,他建立了“学术能力—工程思维—产业认知”三级培养方案。不仅将自己渊博的知识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传授给学生,还注重以身作则、以德为本,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、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、精益求精的处事风格,循循善诱地引导和教育学生,使其终身受益。他时常劝解学生要静下心来搞科研,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,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。
此外,他还主张学习工作要劳逸结合,要懂得调剂生活。他鼓励学生要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,练就良好的身体素质。时常组织学生外出郊游、户外踏青以及节日聚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