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导师队伍建设,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,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,学校开展了2024年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工作,最终评选出20名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10名优秀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。希望全校教师以榜样为引领,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,以“七新”改革为导向,以实新行动为抓手,扎根科研沃土,不断开创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新局面,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教育强市中彰显天理担当。让我们共同领略优秀研究生导师风采吧!

仝新利,博士,教授,天津市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光化学转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天津生物质资源与低碳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。先后荣获天津市首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入选者、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、天津市青年特聘教授和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。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、2项横向课题;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32件。
坚守三尺讲台,潜心教书育人

他深入钻研教材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,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,注重因材施教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。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,除了讲授工业催化原理课程外,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在指导的研究生中,有8人荣获国家奖学金,1人荣获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,1名学生的学位论文荣获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王继鹏等学生获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铜奖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,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意识,为学生今后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守正创新强内涵,科研攻坚结硕果

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,他肯于吃苦,经常和学生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,通过对科技前沿课题的深入分析研究,开发了多项创新性成果,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参加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、横向课题4项。在专业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0余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件,先后入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、天津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、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青年项目和天津市“131”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人才计划。在工作之余,他积极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和师生篮球比赛,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友谊,而且丰富了自身的业余生活。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员,积极参加市委会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和不同形式的座谈会,不断提高政治素养,积极建言献策,力争全面履行会员职责。基于自身社会活动的突出表现,荣获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天津市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,连续入选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。